第501章 金純的奏報!永樂帝人都傻了!

應天,帝都。

朱棣正在批閱奏章。

諸王外放的政策落實,三巨頭提出了不少行之有效的限制措施,正在穩步進行。

對此朱棣的一顆心也終於放回了肚子裡,著手關注其他新政。

老二搞出來的這些新政,可謂是六部百司都有參與。

兵部、吏部與戶部三巨頭負責諸王外放一事。

禮部與學部,解公豹、王景等人則遊走四方,大力宣揚新學。

工部,宋禮帶著他那些小弟一直嚷嚷著搞什麼“大明工會”……

就連刑部都被強行插入了不少律令,全是針對士紳縉紳的,或者說針對他們的功名特權,為此刑部尚書張胥風評一度差到了極點!

此外,都察院權力大增,顧噴子帶著他那一眾噴子大力推行什麼“考成法”,每日把文武百官折騰得死去活來,考核不合格直接就給你往死裡整!

通政司也是忙得焦頭爛額,魯穆搞那個什麼“大明新報”,前不久還向戶部索要了一大筆經費,準備在各地州府開設地方機構,專門負責大明新報的印刷與宣揚。

好像大理寺沒有什麼新政搞的,新任大理寺卿賈諒一直都是顧噴子的小迷弟,現在正跟著他的好大哥一起折騰文武百官呢!

老二監國理政了這麼一段時間,大明中央朝廷的各個部門都被他給折騰得變了個模樣。

什麼“因循守舊”,什麼“綱常禮法”,什麼“祖宗制度”,在老二這個逆子眼中全都是狗屁不如。

他想怎麼玩,他就怎麼玩,偏偏還被他給玩出了一朵花來!

即便是朱棣都不得不承認,如今的大明朝堂,當真煥發出了完全不一樣的生機與活力!

這以前吧,官員貪腐享樂成風,而且大多尸位素餐,朱棣也想過整改,奈何他的重心主要放在北伐上面,象徵性地訓斥百官幾句,人家也絲毫不放在心上,絲毫不見什麼效果。

可是現在,百官別說貪腐了,你規定時間內完不成任務,都察院就找上門來了,直接該貶斥的貶斥,該罷官的罷官。

當然,你也可以貪腐,那都察院上門就不會是和顏悅色的了,而是如狼似虎,直接抄你家抓你人!

因為老二這個逆子的一手神奇操作,都察院現在對查辦貪官汙吏一事異常上心,畢竟查辦一個貪官,他們就有一筆不小的福利進項,遠比之前提心吊膽地自己貪腐要輕鬆容易許多。

而且這可是完全按照規章制度辦事的合理進項,根本不同於私底下貪腐受賄。

如此一來,都察院簡直成了一個溫和版的錦衣衛,完美履行了監察百官的基本職能!

老二這個逆子,操控人心的本事,比自己這個皇帝還要出彩,還令人畏懼!

一想到這兒,朱棣這是又欣慰又忌憚。

欣慰的是,他最偏愛的兒子,終於大器晚成,成長為了一個合格的天潢貴胄。

忌憚的是,這個反骨逆子行事沒有顧忌,偏偏他還不是太子!

想著想著,朱棣又想到了儲君這個問題上面,一時間頭疼到了極點。

不管從哪方面來看,老二這個漢王爺,都比老大這個太子爺,要出彩得多啊!

除了老二那個衝動易怒的臭脾氣,征戰沙場,治理國政,老大似乎還真沒有哪方面比得過老二。

朱棣最擔心的地方,在於薛祿、柳升等驕兵悍將!

自己百年之後,老大這個優柔寡斷的仁厚性子,是絕對壓不住他們的。

但是,老二是能夠壓住,自己難道真要更易儲君嗎?

北伐戰事平定,大明恢復安寧。

然而他這位皇帝,內心一直安寧不下來。

儲君一事,成了朱棣心中永遠的痛。

應當挑選何人為儲君,朱棣幾經猶豫,但是狠不下這心去易儲。

畢竟老大這個太子爺,並沒有犯任何過錯,反倒是備受朝野敬愛擁戴。

反倒是老二這個反骨逆子,一向囂張跋扈慣了,風評不是很好。

更何況貿然更易太子,只會造成國家動盪時局不穩,所以不管於情於理,這個太子都不能換!

可是,老大真能壓的住那些驕兵悍將嗎?

難道朕也要像太祖高皇帝那樣,臨終之前來一場血腥大清洗?

朱棣陷入了沉思。

正當這個時候,一封奏報送了過來。

奏報來自北平,署名人正是金純。

金純奉命前去調查老二貪贓枉法的罪證,朱棣對此事尤其上心,所以金純的奏報可謂是快馬加鞭地送了過來。

拿起奏報一看,朱棣眼珠子瞬間瞪得滾圓。

這他娘地……是什麼意思?

看奏報之前,朱棣曾經想過多種結局,甚至做了最壞的打算。

那就是老二這個反骨逆子正在大肆斂財招兵買馬,準備效仿自己來一場靖難之役。

然而這奏報裡面的內容,完全就是兩個極端!

漢王朱高煦不但一心為國為民,而且懲治了孫瑜等貪腐受賄的不法官吏,引得北平百姓交相稱讚,更是受到北平子民的擁戴。

如果這封奏報,出自他人之手,朱棣絕對會嗤之以鼻,下令將此人吊起來打!

可是,這他娘地是金純寫的奏報啊!

金純的筆記,朱棣還是認識的。

那麼問題來了,一位剛正不阿的忠臣戇臣,可能會被漢王賄賂,從而寫下這種東西嗎?

絕無可能!

金純不是這樣的人!

這一點朱棣很是清楚!

但這位他娘地,你是認真的嗎?

老二不但沒有貪贓枉法,還一心為國為民?

合著是朕生出了不該有的疑心,以致於冤枉了漢王爺?

我可去你大爺的吧!

朱棣眉頭緊鎖,耐著性子往後面看去,最終陷入了沉思。

金純這封奏報,是以他自己的視角,原原本本地敘述了到北平的所見所聞。

奏報裡面的內容,包括太孫朱瞻基在工地搬磚,包括品鑑會三百萬兩銀子的去向,以及孫瑜等人貪贓枉法的贓銀用到了何處,甚至包括漢王朱高煦在劉家鎮建的那個免費學堂……

只是,因為漢王朱高煦的提醒,金純並沒有上報琉璃水晶宮一事。

朱棣順著金純的視角,毫無阻礙地洞悉了北平的社會百態,以及漢王朱高煦在北平的所作所為。

這一刻,他罕見地沉默了。

憤怒與質疑,早已被欣慰取代。

老二,真的長大了啊!

得一方百姓敬重愛戴,這對一名皇室而言最大的認可!

漢王朱高煦,不再是那個滾刀肉,臭丘八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leku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