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廣寧前屯衛率領萬餘騎兵增援中前所的豪格,怎麼也沒有想到廣寧中前所只不過遭到了楚軍半個時辰的炮擊,連步兵都沒還衝上去呢,就說要守不住了。
這種情況在他看來,根本不是楚軍的炮火密集與否的事,而是城內守軍態度問題。
楚蠻子就算再強,哪怕人均以一當百,也不可能在人還沒有衝上來之前,就給廣寧中前所造成什麼實際威脅。
至於炮擊,誰都知道楚蠻子槍炮犀利。
既然知道楚蠻子槍炮犀利,就別傻乎乎的呆在城頭空曠地方挨炸啊,但凡有點腦子都會躲起來啊。
難道過去一兩年挖的各種壕溝,修築的各種防炮工事都是紙湖的不成?
所以,豪格對廣寧中前所的守軍在楚軍炮擊不過半個時辰後就緊急求援,還讓他們騎兵迅速出擊,不然就要完蛋云云非常的不滿。
他已經下了決心,等解決了這一次楚蠻子的威脅後,回頭就要建議父皇對廣寧中前所的守軍進行肅清。
裡頭可是有不少是多爾袞手底下的人,正好一併幹掉。
雖然心中對廣寧中前所的守軍非常不滿,但是豪格也是個懂大局的,並沒有因為心中的憤怒就失去了理智。
一邊他派人給城內守軍發旗語,各種威脅利誘讓他們務必要守住。
另外一邊也是催促麾下騎兵迅速完成各種戰備準備,前鋒騎兵該出擊就出擊,儘可能的減輕城內守軍的壓力。
畢竟他也知道,廣寧中前所的守軍哪怕有各種問題,但是楚蠻子的火炮犀利是事實。
哪怕隔著好幾公里,他都能聽見隆隆不斷的炮聲,尤其是時不時傳來的巨大爆炸聲更是告訴他,楚蠻子正在用大型的攻城重炮發射開花彈炮擊廣寧中前所。
在楚蠻子如此犀利的炮擊下,城內守軍能守幾天興許可以,但是更久的話怕是要完蛋。
因此,豪格必須做些什麼,以減輕中前所城的壓力。
而這,也是他們這些騎兵的意義所在。
東擄人從一開始,就把三千騎兵精銳從八里鋪主動撤出,又在楚軍殺到中前所之前,把中前所的五千多騎兵也派了出去。
再加上廣寧前屯衛城那邊第一時間派出了上萬騎兵。
這些都是為了能夠在楚軍攻城的時候,在城外保持一支強大的機動兵力。
這支強悍的機動兵力,可以襲擊楚軍的後勤線,持續打擊他們在外圍的小股兵力。
最重要的是在楚軍大規模攻城的時候,直接繞後襲擊楚軍主力的側後位置,到時候,未必不能配合城呢守軍來一個前後夾擊,直接在中前所城下大敗楚蠻子,再獲得一場類似薩爾許之戰的輝煌勝利,把楚軍徹底的壓制在山海關外,扭轉雙方的攻防局勢。
這裡頭,豪格的這支兩萬騎規模的騎兵,就顯得至關重要了。
隨著豪格的命令陸續下達,東擄人的騎兵標也是開始行動了起來。
————
東擄人的騎兵一動,朱興發中將率領的第一騎兵軍以及近衛軍騎兵支隊同樣也是動了起來。
朱興發中將的騎兵部隊,這一支都是重點關注著東擄人的騎兵部隊,他們還沒有出營,在大營內進行戰備的時候,朱興發他們就已經發現,並同樣進行戰備應對了。
當東擄人的一支大約兩千多人的騎兵先一步出擊,並朝著西北方向行進的,雖然暫時還搞不清這支東擄騎兵想要做什麼,但是並不妨礙朱興發直接下令讓一個騎兵旅帶著一個騎兵炮營直接殺過去堵路。
總之就是不能讓這支東擄騎兵衝出來,哪怕他們是朝著西北方向走,不是奔著南邊的廣寧中前所而來。
然而一旦讓他們消失在視野之外,誰也不會知道他們什麼時候就冒出來了。
這萬一在雙方大戰最緊要的關頭裡冒出來,又或者是跑出來襲擊後方的炮兵陣地的話,豈不是要完蛋。
朱興發採取的是敵不動我不動,敵動直接堵上去的策略……
他以及他的騎兵部隊,在這一場廣寧中前所會戰裡,唯一的戰略任務就是看住東擄人的騎兵。
如果能夠把他們直接釘死在廣寧中前所以北四公里外的這裡,那麼就更加完美了。
跑不起來,無法快速機動的騎兵,也就失去了他們最大的威脅。
所以,朱興發看見敵人騎兵出現後,第一時間就讓第三騎兵旅帶著一個兩斤半騎兵炮營殺了上去。
而且該旅以及騎炮兵衝上去的時候,也不太顧惜馬力,直接上馬快速機動行軍。
而對面的東擄騎兵呢,為了保證戰馬的體能,一開始的時候可是沒有騎馬的,等他們發現楚軍騎兵直接上馬後,為了避免局勢惡化,他們也是被迫上馬。
於是乎,兩支騎兵就在原野上開始了快速機動!
從天空俯視的話,就會發現這支東擄騎兵往西北方向走,而楚軍騎兵則是往正北方向機動。
因為距離以及地形的緣故,更是因為楚軍騎兵一開始就不惜馬力,直接來了一段快速奔襲,楚軍的騎兵是先一步趕到了東擄騎兵的正前方,直接把他們的路給堵死了。
如此情況下,東擄人的這兩千多騎兵要麼撤退,要麼朝著整備轉向繼續繞行,要麼,要麼對著楚軍的騎兵發動衝鋒!
而最後一條的衝鋒……看似是選擇,但實際上卻是最不好的選擇。
人家東擄騎兵的將領也不傻,一眼就看見了對面帶著十幾門騎兵炮呢,同時也看見了對面的也是傳統騎射,這打起來大機率是半斤八兩。
勝負不好說,但是他們試圖繞行的戰略目的肯定是無法達到了。
他們並不是來找楚軍騎兵決戰的,而是試圖繞過楚軍的騎兵,從側後方向穿插去襲擊楚軍的步炮陣地的。
直接衝不行,繼續繞行也不太可能。
畢竟大家都是騎兵,短途的機動速度相差無幾,繼續這麼饒下去也沒什麼實際意義。
但是直接退兵的話……後頭的豪格還看著呢!
他們不敢擅自決定,只能是先停下步伐,然後等待豪格的資訊。
後方的豪格,自然也看見了西北方向的這一幕!
對於出擊的第一批騎兵被攔截,他並不感到意外。
對面的楚蠻子又不是傻子,自然不會坐視他派遣騎兵繞行的!
這一次出擊,從一開始他就知道不會成功,但是他依舊派遣騎兵出去,就是為了掂量掂量對面的成色,親眼看一看對面的楚蠻子騎兵到底有多少能耐,為後續的真正戰鬥做到心中有數。
騎兵的快速出擊和攔截,是能夠看出來很多東西的。
比如對面楚蠻子騎兵的快速動員組織能力,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夠抽調兵力快速出擊,在出擊的過程裡,隊形是否散亂,行動路線是否妥當,雙方遭遇後作出什麼樣的選擇等等。
這些都是能夠看出來很多東西的,尤其是至關重要的機動能力以及陣型。
騎兵靠什麼打仗?
一方面靠機動能力,而另外一方面就是靠陣型了。
而從剛才雙方的前鋒騎兵機動來看,對面的楚蠻子騎兵中規中矩,你說要讓豪格感到震驚,這也不可能……他麾下的精銳騎兵能夠做的比對面的楚蠻子這支前鋒騎兵更好。
但是你讓豪格輕視,這更不可能。
豪格能夠成為皇太極手底下最受重視,權勢最大的皇子,除了他的年紀比較大的長子外,還和他的軍事指揮能力很突出有關。
皇太極的兒子多了去,也沒幾個能夠在帶兵打仗這一項上比豪格能做的更好。
而一個合格並且成功的軍事將領,任何時候都不會輕視敵人。
更別說,對面的還是楚蠻子了。
過去兩年楚軍和東擄人的交戰裡,東擄幾乎沒有沾到什麼便宜不說,還經常吃虧。
遼東半島那邊打了個大敗仗,現在長生島和金州以南地區都還在楚蠻子手裡了。
早先時候,雙方還在薊鎮、密雲等一線長城方向附近幹了好幾次,雙方看似互有勝負,但是東擄人再也沒有能夠突破長城防線了。
僅有一次看似殺入了長城防線裡,結果還是人家楚蠻子故意設伏……那一站,東擄人前期突入長城的三千餘騎兵全軍覆沒……一個都沒能逃出來,當時的豪格,就跟著多爾袞帶著大軍在長城外,聽著被伏擊的友軍在哀嚎……但是他們對此卻是無能為力,他們根本就無法突破楚軍的外圍防線,進而救援中伏的友軍。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被伏擊而全軍覆沒的騎兵,雖然也算是東擄的軍隊,但卻是蒙八旗的騎兵。
不是他們東擄人!
而從之前的交戰來看,楚蠻子不好打,比以前的明軍難打多了。
裝備水平以及最重要計程車氣軍心都不在一個層面上。
因此,豪格對這一戰是非常重視且謹慎的。
在大規模出擊之前,他必須摸清楚對面的虛實,做到心中有數,然後才能根據對面的情況調兵遣將。
而現在僅僅是看對方的機動還不夠,還得實戰打一打!
沒有什麼比實戰,更能看清楚虛實了!
於是乎,西北方向前線的兩千多東擄騎兵前鋒,就收到了後方豪透過旗語傳來的命令:“發起試探進攻,看看對面的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