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歷史上,經常會出現因為新技術的出現,而導致生產力出現快速的增加,進而導致行業變革乃至社會變革的事情。
如遠古時期的青銅器出現,並逐漸取代石器,可以說青銅器的出現奠定了封建國家的基礎,讓人類從遠古時期的部落形勢逐漸過渡發展到了封建國家模式。
而後來的鐵器出現並大規模運用,又催動了人類歷史從奴隸時代發展到了封建農業時代。
然後人類就在封建農業時代裡又過了幾千年,一直到大楚帝國掀起了第一次工業革命,新型的紡紗、織布機的出現,直接催動了工業的爆炸式發展,並且這種工業的爆炸式發展,又催動了採礦,冶金,機械製造,化工,造船等一系列行業的發展。
最終諸多行業的需求,又催生了蒸汽機這種生產力增幅利器,讓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發展達到了巔峰。
嗯,必須再一次明確:原時空近代英國也好,當代大楚帝國也好,他們的工業革命並不是因蒸汽機的出現而開始的,而是因為更高效率的紡紗機、織布機出現而開始。
蒸汽機是工業革命的產物,並不是說有了蒸汽機後才開啟的工業革命!
這兩者,差別是巨大的。
放在大楚帝國這裡,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啟的時間節點,是可以追溯到大楚帝國正式成立以前的保鄉軍時代所開啟的一系列機械化生產。
正式標誌,應該是保鄉軍時代所設立的襄陽紡織廠,早期保鄉軍為了能夠以更廉價的方式供應大量軍服、帳篷等軍需紡織品,開始使用襄陽機械廠專門研發生產的新式紡紗機以及織布機。
並在承順元年正式成立了漢天紡織廠,也就是漢天紡織公司的前身後,因為採用新式紡織裝置生產大量的布匹,並把這些布匹大量投入到民用市場裡得到爆炸式的增長。
大楚帝國早些年儘管有著各種各樣的工廠,但是真正引起工業化的爆炸式增長,讓各種機械裝置的生產應用從軍工業走向社會民生的實際上是紡織業。
並且在後續的二三十年來,紡織業的重要性從未下降過……紡織業在整個工業體系裡,所直接以及間接貢獻的經濟產值長期穩定超過百分之三十。
這是一個相當誇張的資料。
同時紡織行業的每一次變革都會帶來整個工業體系的巨大進步,比如早些年大楚帝國的紡織業裡開始大規模應用水動力生產紡織品,這直接導致了水動力機械行業得到了爆炸式增長,而機械裝置又帶動了鋼鐵,化工,礦務以及船運乃至早期的馬車、軌道馬車等發展。
等到承順二十一年後,隨著高壓蒸汽機開始大規模應用,紡織行業陸續採用高壓蒸汽機取代水動力,作為工廠的動力來源。
僅此一項,就讓三大蒸汽機廠商吃的滿嘴油,極大幅度的促進了蒸汽機行業的高速發展……大楚帝國裡的紡織工廠可多了去,他們對高壓蒸汽機的需求可是極其龐大的。
等到了現在,漢天機械公司又率先研發出來了技術更加先進的紡紗機,為紡織行業帶來了新的技術推動力。
儘管新型紡紗機所帶來的技術變革並不算太大,但是其生產的新型棉紗依靠更低的生產成本,更優良的質量依舊給紡織行業帶來了新一輪的技術革新。
這必然會導致整個棉紡行業的巨大變革,而在這場巨大的變革裡,王立清是幸運的……早早的就緊跟了那些大型綜合紡織企業的步伐,提前下了新型棉紗裝置的訂單,成功讓安華紡織公司成為了目前國內極少數能夠生產新型棉紗的獨立棉紗廠商,更是成為了松江城裡第三家能夠生產新型棉紗的獨立棉紗廠商。
這讓安華紡織公司獲得了極為重要的歷史發展機遇!
幾乎每天都會有人找上門來求購他們的新型棉紗,一開始還是隻有松江府當地的紡織企業,很快就有了江北南通地區的紡織企業也找上門來了。
江北南通,這是大楚帝國裡一個新型的紡織產業基地……之前安華紡織公司就曾經和合作夥伴嘗試在南通地區建立新工廠,只是過程不順利,結果更是悲劇,投資了二十幾萬楚元進去,卻是因為合作伙伴被牽連,結果投資被深度套牢在債務糾紛裡。
鬼知道還能不能把這些投資本金給拿回來,什麼時候才能拿回來……而且就算能夠最後拿回來,但是也會導致嚴重虧損,打官司也是要花錢的,這年頭資深的商業律師可不便宜,更別說資金本身也是有成本的。
這二十幾萬被套牢在債務糾紛了,光是資金成本一年都得好幾萬呢。
不說安華紡織公司自身的投資失敗,且說江南南通,這地方在明朝時期本來就有著相當繁榮的手工紡織業了,當地出產的土布產量非常可觀,一年可以達到上百萬匹。
只不過在大楚帝國成立後大力扶持松江府,蘇州府等江南省地區的工商業發展。
這些地方的紡織工業也在這個浪潮裡,迅速轉變為機械紡織,競爭力遠超土布……而江北南通那邊則是因為戰爭以及後續的稅務等一系列的問題,當地紡織業的土布行業遭到重創,隨後緊跟著也轉型為機械化生產,在承順七年的時候南通地區的多家本地的紡織工廠更是進行了合併,成立了當地多家士紳家族合作持股的南和紡織公司,在還一度扭轉了江北南通地區的紡織業發展。
當地紡織業的迅速發展,也是讓南通地區最終從州升級為府的重要因素,承順十二年,南通州正式升格為南通府,領海門、崇明、如皋、泰興四縣以及南通第一工業區。
州升格為府,同時對各府的轄區進行一定的調整,這是大楚帝國在十年代時期裡經常乾的事,經過長達十多年的地方行政區域調整,已經廢除了所有州級行政模式,形成了標準的省-府-縣/區-鎮-村五級的地方行政模式。
沒有了前朝時期的各種府隸州、省隸州等行政模式。
南通府的發展,是非常典型的紡織業發展,他們的龍頭經濟,或者說所有的工商業經濟都是建立在紡織業之上的。
只不過在整體的競爭力上,還是不如長江南岸的松江和蘇州……人家蘇州有著號稱民營資本第一企業的蘇秦紡織公司,而松江雖然沒有超大型的紡織企業,但是大型綜合紡織企業卻是有三家之多……此外還有一大票中小型紡織企業。
論紡織業綜合實力,松江府乃是當之無愧的全國第一!
南通地區的紡織行業,長期面臨這兩個強勁對手的競爭,雖然自身發展也一直非常迅速,但是始終被壓了一頭。
不過即便如此,江北南通府,依舊是整個大楚帝國範圍內數得上名號的紡織基地,其紡織業產值全國範圍內,能夠進入前六之流。
而在它之前的前五,是松江,是蘇州,是漢天以及廣州和天津。
同時南通府也是紡織業排名前十的諸多城市裡,唯一一個以紡織業為核心的城市,因為其他的城市全都是大型的綜合工業城市,紡織業雖然規模龐大,但也只是他們工業體系當中的一環而已。
但是南通不一樣,他們的紡織業就是他們的經濟命脈,龍頭行業,整個城市的所有工業佈局都是圍繞著紡織業而進行的,其內的其他產業,基本也都是給紡織業做配套的。
針對紡織行業,南通府也有著諸多優惠政策,力爭和松江以及蘇州競爭更多的資金以及人才。
之前安華紡織公司在南通進行投資的行為,其實就是在這個大背景下進行的,只不過王立清比較倒黴,選錯了合作物件而已。
但是除了王立清這個倒黴蛋外,不少投資商在南通府裡幹紡織都是乾的很不錯的……而且當地的紡織業有個特點,那就是多而小!
他們雖然有一家大型的綜合紡織公司,也就是南和紡織公司,但實際上南和紡織公司的規模也不算太大,遠遠無法和蘇秦紡織公司這種龐然大物相提並論。
人家蘇秦紡織公司,生產基地遍佈全國,員工數量超過十萬人,業務型別遍佈所有紡織行業,從棉紡到毛紡,絲紡以及特種紡織一應俱全……同時為了降低成本,降低風險等,蘇秦紡織公司還以投資持股的方式,投資了一大堆機械,交通,畜牧業,種植業等,全面滲透紡織業的原材料到運輸,裝置等各領域。
國內,可基本找不到第二個紡織企業能夠和蘇秦紡織公司這樣的。
南和紡織公司自然就更不用說了。
南通的紡織行業,南和紡織公司雖然是一面旗子,但是真正支撐起南通紡織行業的還是當地數不清的各種中小紡織工廠以及配套工廠。
而當地無數的中小型紡織工廠……也就意味著有著大量的中小型織布廠或綜合紡織企業需要從市面上獲得新型棉紗!
但是這年頭能夠提供新型棉紗的獨立廠商可沒多少,南通當地更是一家都沒有……人家南和紡織公司倒是有新型棉紗出產,但是和幾乎所有大型紡織企業一樣,他們的新型棉紗根本不對外供貨!
如此情況下,安華紡織公司作為松江府裡第二家能夠提供新型棉紗的獨立廠商,受到南通紡織企業的追捧也就理所當然了!
王立清甚至試過一天之內,連續接待過三波來自南通府的紡織企業的採購負責人,無一例外都是想要求購新型棉紗,甚至想要簽訂長期供貨合同的。
但是王立清最終不得不婉拒了他們……不是不願意,而是實在沒有剩下的新型棉紗產能了。
如今安華紡紗公司的新型棉紗產能,早就被諸多合作伙伴瓜分乾淨了……而且為了建立更多的合作關係,建立更多的未來穩定的出貨渠道,避免卵蛋被某一家大客戶給直接拿捏住。
王立清挑選的合作伙伴總數有二十多家,基本都是經過精挑細選的……不僅僅看價格和對方的實力,還要看對方所處的地區,商品的主要銷售區域。
除了對松江本地的五家紡織公司供貨外,王立清還向南通的兩家工廠供貨,又對鎮江、蘇州、常州、揚州、杭州各地的工廠都有供貨。
由此,他們安華紡織公司的新型棉紗客戶,從以往的松江府一地,擴充套件到了多個地方,遍佈長江下游南北各地,而且這些客戶的銷售渠道也是不一樣。
和這些客戶簽訂了長期穩定的合作協議後,王立清工廠裡現有的新型棉紗產能基本就徹底沒有了。
不僅僅是現有產能,未來三個月的預估產能都給先賣了出去……
想要新的多餘產能,只能等到三個月後第三批,也是最後一批新型棉紗裝置到來後。
只是最後一批的裝置到位後所形成的產能也不算多,對於三個月後才有的新產能,王立清必須更加謹慎……
他還是希望利用這些新型棉紗為自家工廠的發展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而不是單純的賺快錢……
這也是他並沒有盲目的把新型棉紗臨時散賣,雖然散賣的價格比較高……而是寧願以相對平價的價格和一個個選中的廠商簽訂長期供貨協議。
長期的穩定戰略合作伙伴,這才是王立清所追求的。
畢竟新型棉紗現在供不應求,短時間內可能賣出高價賺得多一些,但是兩三年後呢?
新型棉紗不可能一直都供不應求的,他已經聽聞業內訊息,漢天機械公司已經正式和松江第三機械公司敲定了戰略合作協議,據傳根據協議,松江第三機械公司將會根據專利授權,生產新型棉紗裝置並應用市場……可以想象的,不用幾個月可能就會有更多的新型裝置進入市場。
而他不知道的是,實際上為了進一步掠奪市場上的利潤,搶在一系列競爭對手之前就把新型棉紗裝置的利潤吃進更多,漢天機械公司並沒有盲目自己生產……哪怕他們自己天天擴產,加班加點也無法短時間內滿足全國諸多紡織工業的需求。
他們採取了對於他們自身而言,非常少見的撒網式專利授權合作模式,在全國範圍內挑選了十多家合作廠商,利用合作伙伴的產能來迅速佔領市場……合作伙伴每賣出去一臺裝置,他們都能獲得高額的專利授權金。
而且利用合作伙伴搶佔市場的行為,還能有效的打擊競爭對手……畢竟市場就這麼大,被漢天機械公司以及合作伙伴吃了前期最肥的一口肉後,李氏機床公司這些競爭對手辛辛苦苦搞出來新型紡紗機後,估計也就只能啃一些骨頭渣子了。
這些紡織裝置廠商之間的劇烈競爭,也會直接影響到下游的紡織行業。
王立清聽到這些訊息後,第一時間就預料到了,自家工廠的好日子,樂觀估計也就那麼兩三年,甚至只有一年多的時間。
只有區區一年多時間的話,光靠新型棉紗的產能,賺得再多也多不到哪裡去……
新型棉紗的兩大特徵就是生產成本更低,質量更好!
當然了,現在幾乎沒有新型棉紗工廠會利用這些裝置生產廉價貨,都是奔著質量更好的高階棉紗去的,這樣才能賣出來更高的價格。
但是高階棉紗市場是有限的,而更好的質量有時候也不意味著就一定能夠賣出來更高的價格……就算有,市場需求也就那樣。
所以王立清認為,光靠高階市場賣高價,本身短時間內也沒辦法讓自己的資產迅速暴漲……能多賺一些,但是還不夠多!
但是憑藉著現在市場上新型棉紗的稀缺性,挑選並發展更多的戰略合作伙伴,等到一兩年後新型裝置大量出現,新型棉紗市場趨向於平穩的時候,那麼這些戰略合作伙伴就為成為安華紡織公司保持長期穩定發展的重要一環。
這也是為什麼王立清更傾向於和良好的合作伙伴簽訂長期供貨協議的緣故……因為短時間內是客戶需要他……但是長則兩三年,短不過一年就是他需要這些客戶了。
趁著市場特殊,先搶客戶……這是王立清在這一輪紡織業變革浪潮裡敲定的主要目標。
目前來說,做的還不錯……現有的二十多家主要戰略客戶都非常不錯。
但是這還是不夠……市場上有無數的獨立紡織廠商,而他王立清只拉了二十幾個而已……
他王立清還在持續訂購新型棉紗裝置呢,今年二月份聽聞漢天機械公司和松江第三機械公司簽訂專利授權後,他已經正式向松江第三機械公司下了訂單……他的訂單還是松江機械公司新棉紗裝置業務的第一批訂單呢。
沒辦法,當其他人還不知道訊息,或者是知道了訊息還在猶豫,或者說開會商量,彙報總部等諸多操作的時候,王立清已經當天帶著支票找上門去直接簽訂了採購訂單了,連價格都沒有多廢話。
樂觀估計,等六月份漢天機械公司交付最後一批裝置後,再到兩三個月,也就是八月份或九月份的時候,王立清就能從松江第三機械公司裡獲得首批新型裝置!
而這些裝置的數量是極其龐大的,王立清幾乎把現有以及未來三年內新型棉紗的所有利潤全部都準備砸進去。
更多的裝置意味著更龐大的產能,而更龐大的產能意味著需要更多的客戶!
所以現階段而言,如何挖掘並維持更多的客戶,是王立清的首要問題。
不過看到歷史機遇,並進行快速發展的並不只有王立清的安華紡織公司,還有其他紡織公司,那些大型綜合紡織企業不用說了,人家去年開始就搞出來了轟轟烈烈的新型棉紗變革了。
嚴格來講,安華紡織公司也不過是後來的效仿者而已……
哪怕是在獨立紡紗廠商裡,安華紡織公司也不是第一個,甚至都不是松江府裡的第一家採用新型棉紗裝置生產新型棉紗的廠商,在他們之前還有一家去年之前還不怎麼起眼,但是今年以來風頭極為強勁,比安華紡織公司更風光的‘呂泰紡織公司’。
(本章完)